首页 > CEO面对面 > 张玉彪:匠心传承古老技艺——烙画

        张玉彪:匠心传承古老技艺——烙画

        更新时间:2019-08-05 03:41:52
        分享到:
        99 点赞

        与企业中的领袖人物深度对话,解读每个行业的温暖故事和睿智思想。“CEO面对面”以企业家个人经历为基础,致力于探寻企业领袖最真实的一面,分享他们的人生阅历与感悟。通过这些CEO的创业故事和品牌建设之道,为读者讲述各位企业家创业路上的艰辛与感动,成功背后的辛勤与汗水,从初心出发,成就自己的创业梦想。



        无标无字_副本_副本.jpg


        张玉彪


        非遗烙画技法传承人

        中共北京市行业协会综合党委第三联合委员会委员

        中共传媒精英总部党支部书记

        北京国际商贸服务协会秘书长

        北京中传品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北京中传盘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0年的夏天,晴空万里,天上没有一丝云彩,太阳把地面烤的滚烫滚烫。张玉彪坐在王府井的街头,面前摆着的是刚刚完成没多久的烙画作品。


        他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上前询问的人很多,但是真正和烙画相关的却没有几个。这是他为了在烙画内容上突破创新,来街头摆摊的第五天。人们好像对他的烙画作品并不是很感兴趣。


        “你可以给我画一幅人物肖像吗?”摆了许多天,张玉彪终于接到了第一单生意,是一幅人物画像。烙铁在木板上烙下一道道印痕,不一会儿一幅惟妙惟肖的人物画像就完成了。

        张玉彪说:“不施任何颜料,也不用任何水墨,却可以展现出绘画中丰富的层次与色调,这便是烙画的魅力。”

        初识便觉喜欢

        在中国传媒大学校史馆的贵宾厅里,陈列着一幅巨大的烙画作品。这幅作品是非遗传承人张玉彪,耗时两个月创作的《广院记忆》和《中传印象》。整幅作品长达19米,运用了符号的叠层和字母的嵌入。做工精巧、拼接完美,在如今的市面上十分罕见。

        “我在接到为中传校史馆制作烙画的任务时,便立即协调好自己的时间,带团队一起制作,每天赶制到凌晨。经历了选材、拓印、烙刻、拼接、上漆等繁琐的工序,最终将一副美轮美奂的烙画献给了中传校史馆。”

        微信图片_2019073016532611_副本.jpg


        据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古称“火针刺绣”,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烙画以前仅限于在木质材料上烙绘,如:木板、树皮、葫芦等。画面上自然产生不平的肌理变化,具有一定地浮雕效果,色彩呈深、浅褐色乃至黑色。”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八九岁的张玉彪接触到了民间烙画工艺,这种“木与火”的艺术深深震撼了他。简单的烙铁和木板就能做出如此生动活泼的作品,从此他开始搜集烙画知识,学习烙画工艺。

        张玉彪十几岁开始拜师学习烙画,受师于民间艺人闫金刚。

        掌握一门新技能需要不断的付出才能了解的更多更深,烙画也不例外。

        “想象和实际操作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总会遇到,电烙笔的温度不高、线条忽粗忽细,烙出的颜色不重、不匀,电烙笔拿高了费劲,拿低了容易烫着等问题。”

        刚开始制作烙画时,由于手法不熟练,被烙铁烫伤手是常有的事。但烫伤了手,烙焦了画,并没有让张玉彪气馁。

        为掌握各种烙画技能,张玉彪把全部心血和精力都用在烙画学习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已经不记得有多少个日日夜夜起早贪黑地刻苦学习、勤奋探索。

        “我的每件作品都经过精雕细琢,直到最后每个细节都达到完美。一个完整的烙画工艺,最少需要三天的时间,图案复杂一些的,至少一个星期才能完成。”

        微信图片_201907301653266_副本.jpg


        因为自幼学习国画,所以张玉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用娴熟的中国画绘画技巧与传统的民间烙画技法相结合,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深受收藏界及广大爱好者的追捧。

        烙画以黑、棕、茶、黄、白五色为主要色调,线条粗细不一、简洁明快。“完成一幅烙画作品需经过设计、构图、选料、拓稿、熨烙、修整、平磨、抛光、设色、装裱等步骤。”

        现代烙画是用电烙铁在木板、宣纸、丝绢等上面烙制成的工艺画。“根据构图需要掌握烙具的速度、控制烙具的温度、把握烙具的角度和压力,使用落、起、止、走、住、叠、圆、回、藏的运烙技巧进行创作。”

        为了在烙画技法上有所创新,张玉彪在大学时期特意选择了国画专业。

        传统的民间烙画技法是跟绘画技法息息相关的。而我们现在开发的新的技法都是在国画的技法和彩色的技法基础上来做的创新。所以到大学之后,我就深入研究国画,把国画的知识运用在烙画创作上。

        2010年张玉彪从山东艺术学院国画专业毕业,凭借着自身的专业技术特长,以及弘扬传承中国传统烙画工艺技艺的使命担当,在北京文化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下,看到了非遗烙画这项传统工艺的巨大发展空间。

        “我从11年开始创业,当时是以工作室的时候进行烙画创作。”

        张玉彪对烙画不只兴趣这么简单,他想让烙画成为一个产业。


        创新传统技艺

        走进张玉彪的办公室,眼前便是琳琅满目的烙画作品,有传统的国画系列,人物肖像、还有山水等风景系列种类丰富,形象逼真,让人赞叹。

        经同学介绍,张玉彪认识了中国传媒大学创意园的一位负责人,他希望可以将烙画项目引进到传媒大学。

        2013年的时候,我们依托中国传媒大学的平台,成立了北京中传品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借助老师们的帮助也一直在不断的学习。

        北京中传品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以烙画为主的家居装饰画、工艺品、礼品。 现在也开启了淘宝店,真正做到了将烙画发展成一个产业。

        “我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有一年的时间是在做铺垫。因为这是一个新兴市场,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尝试怎么用烙画替换以前的物品,所以替换的过程就是一个铺垫,需要去探索,那一年比较艰苦。”

        一把烙铁,再加上自己的创意和手艺,一个个普通的材料在张玉彪的手里就变成了价值不菲的手工艺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传品木的产品也是日渐丰富。

        2010年在突破创新的时候,我曾经在王府井和后海摆摊,直接和游客交流,发现他们更喜欢人物肖像。后来我们就推出了一款新的产品——烙画肖像。”

        微信图片_2019073016532612_副本.jpg


        张玉彪不断推陈出新,改善烙画技艺,丰富烙画素材,丰富表现形式。在烙画产品创新上,实施了一系列的工具、材质、表现、应用的研发。

        在工具上,我们把传统烙铁工具,打造成扁口、圆口、宽口、弯口等各种形态,在生产制作过程中,用不同的形态制作不同的画面,提高生产效率。

        “在材质上,我们不仅用常规的木板做为烙画载体,现在已经延伸到奥松板、竹板、丝绢等材料上,以适用于不同装饰领域。”

        因为大学时候学的是国画专业,所以在表现形式上,“就把传统的烙画技艺和绘画艺术相结合,开创性的延展了烙画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使古老的烙画与现代的生活紧密联接,产品外观与应用得到升级。”

        “同时为了有效地把烙画糅合于装饰工业等实际应用中,我们与展览展示公司、文化传媒公司、地产公司等开展了系列合作项目,扩展了非遗烙画的艺术和发展空间,大大提升了非遗烙画艺术的现代文化生命力。”

        不断地创新让中传品木得到快速发展,逐渐在行业内崭露头角,成为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的新秀。

        中传品木公司依托良好的烙画技艺技术标准优势和创新创作的能力,不断进行内容创新设计创作,加强从设计出图、制图、制作等的全程化服务,紧密结合当代设计理念和审美需求,创作更加丰富多彩的烙画艺术品,使得新生代烙画熠熠生辉。

        创业以来,我们公司始终坚持“让中国传统文化更有趣”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中国传统烙画工艺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审美理念。把创意与工艺融合,开发非遗烙画系列文创产品,

        在积极开发非遗烙画文创产品的同时,作为非遗传承人的张玉彪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于是他开始积极推动非遗烙画传统工艺技艺的宣传推广和社会化普及。


        传承工匠精神

        在张玉彪的带领下,公司组织开展了系列烙画传播、展示、宣传公益活动,推动烙画工艺走近校园、社区。

        2014年张玉彪被聘为北京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外聘非遗烙画讲师,“在教科文教科文是国际留学生。讲解的同时也会让他们体验如何做烙画,还会给他们一小时的时间去制作并出一幅作品。”

        微信图片_2019073016532610_副本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19073016532710_副本.jpg


        每个月张玉彪都会在社区、接到、乡村等地开展半公益性的讲座和体验课,把烙画带进了百姓的生活中。耐心讲解关于烙画的知识,手把手的教大家。让大家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了解烙画的工艺。

        张玉彪多次参与中华援疆发展基金会“慈善万里行系列”的公益活动,传播公益精神,并赠送非遗烙画作品,被基金会授予组织贡献奖。

        2015年张玉彪联合北京市教科文协会组织编写了非遗烙画技法》的教材,积极投身于传统非遗的推广中。

        培养带动了一大批烙画画师,传播弘扬了非遗烙画这项传统工艺。不仅展现了当代年轻人的责任担当,也赋予了烙画这项传统工艺新的生命。

        “我认为有一些名头都是比较虚的,有时候越小越简单越好。我其实一直在做的就是去传播现有的产品,做好一件事儿,让更多的人认识烙画,了解烙画。可能开始创业的时候想的很浮夸,但是对现在的我来说,专心的踏踏实实做好这一点就好。”

        烙画始终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它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有着丰富的层次与色调。

        对于张玉彪来说烙画是心中至爱,是对手工技艺的传承,是对传统工艺的发扬。

        “对我来说烙画也是一种价值精神,是一种配套的技艺技法,传播烙画,更的传播匠人精神,这也是创业精神。”

        张玉彪带着对于画的热爱,带着信心去创作每一幅作品,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烙画中。

        “每一幅作品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你对它非常热爱,也割舍不掉的。有时候甚至画到晚上一两点钟,还是对它恋恋不舍。到不得不睡的时候,就会把作品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睡醒了一睁眼就能看到它。”

        烙画是一个不可逆的艺术,每一笔下去都是一道不可磨灭的痕迹。用笔的力度与角度,烙铁的功率与温度都会对每一道烙痕的颜色与走势产生影响。

        浓淡、轻重、虚实、缓急……都要通过烙笔来实现,这不仅需要手艺人对温度、速度和力度有着严格的把控,还需要烙画人有着过硬的绘画功底和强烈的艺术灵感。

        张玉彪很享受烙画的过程,有时候,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张玉彪就会反复琢磨,重新勾勒。他把这种折腾看作修行,折腾越多,内心越坦然、越自信。

        微信图片_2019073016532716_副本.jpg


        “如果对烙画没有一种忘我热爱,很难将它做好。我只是把爱好变成了一件事去做,就这么简单,我觉得越简单越好。”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烙画融合了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是一种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是传统艺术的典型代表。

        张玉彪身为烙画传承人,却绝不仅仅是一名匠人,他更是烙画艺术的传承者。

        “创业没有界限,在烙画的世界,我既是创业者也是产生者。就像现在许多创业者都在传播自己的思想,或者是传播自己所理解的东西,我只是把烙画艺术传递给更多的人。”

        文化,是需要敬仰的存在;当文化与人相结合,他就是事业,是塑造灵魂的过程。当文化与经济结合,他就是产业,是制造金钱的过程。

          【企业服务专家,一对一为您提供高效服务】

          点击即可免费咨询:https://swt.gongsibao.com/LR/Chatpre.aspx?id=MGF22027130


        标签: 烙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